詳細(xì)說明
大腸菌群顯色培養(yǎng)基
(Chromogenic Coliform Agar)
用 途:
大腸菌群顯色培養(yǎng)基用于大腸菌群的快速檢測和計數(shù)。
原 理:
蛋白胨和酵母膏粉提供碳氮源和微量元素;氯化鈉可維持均衡的滲透壓;瓊脂是培養(yǎng)基的凝固劑;十二烷基硫酸鈉抑制革蘭氏陽性菌;顯色底物與大腸菌群β-半乳萄糖苷酶發(fā)生特異性反應(yīng),水解底物,釋放出顯色基團(tuán),在淡黃色平板上產(chǎn)生綠色的菌落。
配方(每升):
蛋白胨 | 10g |
酵母膏粉 | 3g |
氯化鈉 | 5g |
十二烷基硫酸鈉 | 0.1g |
瓊脂 | 12g |
顯色底物 | 2.7g |
最終pH 7.0±0.2 |
|
大腸菌群顯色培養(yǎng)基使用方法:
1、稱取大腸菌群顯色培養(yǎng)基32.8g,加入蒸餾水或去離子水1 L,攪拌加熱煮沸至完全溶解,分裝三角瓶,無需高壓滅菌。
2、以無菌手續(xù)取樣品25g或25mL,加入含225mL無菌磷酸鹽緩沖液(或生理鹽水)的三角瓶內(nèi),充分振搖或用均質(zhì)器均質(zhì)1min成1:10稀釋液,然后以1:10繼續(xù)稀釋,選擇三個適宜的連續(xù)稀釋度,每個稀釋度接種兩個平皿。
3、采用傾注法:將培養(yǎng)基水浴冷卻至約50℃,準(zhǔn)備直徑90mm已滅菌平皿,每個培養(yǎng)皿接種1ml樣品,然后傾注約15ml上述溶解的培養(yǎng)基,混勻使其凝固,倒置,37℃培養(yǎng)24小時。
4、 采用表面接種法:冷卻至約50℃,搖勻?qū)⑴囵B(yǎng)基傾注于已滅菌平皿中。在室溫可保存一天或在冰箱里貯存數(shù)天(避光,4℃)。樣品用劃線接種法或濾膜法,37℃培養(yǎng)24小時。
5、觀察結(jié)果。
質(zhì)量控制:
本品傾注平皿后呈淡黃色,下列菌株接種后于36±1℃培養(yǎng)18~24h生長情況如下表。
菌 名 | 菌 號 | 生長狀況 | 培養(yǎng)特征 |
大腸埃希氏菌 | ATCC25922 | 良好 | 菌落綠色 |
檸檬酸桿菌 | ATCC8090 | 良好 | 菌落綠色 |
鼠傷寒沙門氏菌 | CMCC50115 | 良好 | 菌落無色 |
糞腸球菌 | ATCC29212 | 受抑制 | - |
貯 存:貯存于10-30℃,避光、陰涼干燥處,用后立即旋緊瓶蓋。貯存期二年。
規(guī) 格:可配置1L的培養(yǎng)基干粉。